“我真的很感谢小张,社恐人士真的很需要。”
2月20日,@央视新闻 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报道了短视频达人@打工仔小张 科普助人的事迹。评论区中,一位网友写下了开头这样的留言,获得了5.1万人的赞同。
@央视新闻 抖音视频截图
回望2月的抖音,被称为“妈系科普博主”的@打工仔小张 绝对是耀眼的存在。
凭借着沉浸式科普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常识,如:如何一个人去医院挂号看病、如何坐高铁、如何坐地铁、如何去办护照、怎么一个人去吃海底捞、如何看电影等,小张迅速击中了一批初入社会、初入城市生活以及社恐用户的惶恐之心。她不仅在30天内增粉近300W,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被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不少网友将其戏称为“社会生存学顶流”。
“你所司空见惯的日常,很有可能是别人从未有过的体验”。央视网评价@打工仔小张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她打破了互联网的同温层,用温柔和耐心填平了信息的鸿沟,这才是知识的正确用法”。而据卡思观测,在@打工仔小张走红之前,曾经历过辉煌时期的抖音知识科普赛道在最近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那么小张的走红,能否为抖音科普内容带来新思路?
@打工仔小张的“意外”走红之路
在开启“如何如何”科普系列视频之前,小张并不是一个纯正的科普达人。
据了解,早在2021年7月,小张就在抖音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早期,她的内容大多是以“碎碎念”的形式分享美食、搞笑段子、生活经历以及旅行见闻等,虽然整体风格比较“随性”,没有专门设置特定的主题,但因为小张在其中呈现出了乐观、积极、幽默的一面,且很多小事经过她的讲述变得十分有趣,因此,前期发布的作品中就不时有点赞过万的视频出现,还有一些广告主看中了她在视频中的表现力,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打工仔小张 抖音视频截图
尽管视频数据表现尚佳,粉丝增长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据悉,在起号前几个月内,@打工仔小张 的粉丝量就达到了10万,随即却陷入了增长乏力的情形。根据第三方数据,2022年一年,小张的账号只涨了7万粉丝,增速大不如前。
“巨大”的转折出现在小张开启“如何如何”科普系列视频之后。
今年1月26日,小张发布了一条《小张手把手教你第一次去高铁站如何坐高铁》的视频。视频中,正好要乘坐高铁返工的小张一边记录着自己坐高铁的全过程,一边事无巨细地向用户讲述着每个流程的具体步骤,从提醒大家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站到行李安检、取车票、找候车室位置、去相应候车室等待检票、检票入站、寻找车厢、入座,在她的沉浸式讲解之下,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打工仔小张 抖音视频截图
“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人会要看这个,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需要呢”,在视频开头,小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而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日常向科普视频不仅有很多人观看,还切实地满足了很多群体的需求。“我感觉这种科普真的很有意义”“不怕大家笑,我23岁了没有真正坐过高铁”“没出过县的高中生真的需要这种科普视频”……伴随着这些引起了大量用户认同感的高赞评论,小张发布的第一条视频共收获了47.3W点赞。
@打工仔小张 抖音视频评论区截图
随后,备受鼓舞的小张又发布了一系列《如何如何》视频。比如“第一次如何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挂号看病”“第一次如何去坐地铁并且换乘不同路线”“如何去坐公交车”“如何坐飞机”“如何订酒店”,以及后期发出的“去大澡堂洗澡搓背需要注意什么”“去烤肉店吃烤肉可以注意些什么”“剧本杀到底该怎么玩”等,每条视频基本都是采取亲身体验+详细讲解的方式,让用户能跟随着她的脚步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每次科普的内容也都能精准满足一部分人群的实用需求。
@打工仔小张 抖音视频截图
也正因此,《如何如何》系列视频收获了众多好评,账号也借此迎来涨粉高峰。第三方数据显示,1月26日之前,小张的粉丝量还不足18W。而自1月26日发布了第一条科普视频后,其账号粉丝量就开始迅猛增长。截至今日,@打工仔小张的粉丝量已经达到331.9W。
小张走红后,抖音科普赛道能迎来新思路吗?
在小张凭借科普内容出圈之前,抖音内容生态中的科普赛道已经经历了“辉煌”过后又有些许“凋零”的阶段。
从2018年开始,抖音上就陆续涌现出了一批知识类账号。而为了扶持该类内容,抖音还于2019年3月推出“DOU知计划”、2019年9月推出“DOU知计划2.0”,在产品功能、运营激励、内容创作工具等多个层面为知识内容创作者推出全方位的服务方案。
大力扶持之下,从2020年开始,知识科普类账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抖音上成长起来。一方面,陆续有粉丝量过千万的知识科普大V诞生;另一方面,内容类型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充,覆盖了心理学、生活百科、人文地理、天文物理、经济金融、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在这之中,我们得以见证了来自多个领域、不同内容风格的科普账号闪耀其中。
比如@长安范儿——人文地理,主要通过画面+讲解+背景音乐的形式向用户讲述各省地市县文化特色景区,被不少粉丝亲切地称为“最佳地理老师”;
@长安范儿——人文地理 抖音视频截图
美食科普账号@我是不白吃,以“动画+配乐+讲解”的形式进行科普,解说风格幽默诙谐,极富感染力;
@科学旅行号,聚焦宇宙、生物的科学奥妙,通过充盈、丰富的画面极大消减了知识本身可能带来的枯燥感,也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地被代入其中;
@科学旅行号 抖音视频截图
图文时代大v@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在发布了两条“网络热门生物鉴定”视频后,顺利凭借其令人捧腹的相声式科普特色,敲开短视频的大门,7天涨粉超过111万,随后成长为抖音上数一数二的知识大v。
主打科普自然知识的@绝密研究所所长,通过向大众展示日常难以见到的小众自然风貌,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喜欢和关注,曾创下15天吸粉300W的涨粉战绩。
@绝密研究所所长 抖音视频截图
欣欣向荣的景象并没有一直维持下去。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知识科普赛道开始呈现出了明显的“凋零”态势,典型表现为:此前的大V很多都陷入了增粉瓶颈,有的甚至开始出现掉粉现象,与此同时,视频数据也出现了明显滑落,还有部分百万粉达人因为无法维系运营而彻底停止更新。;另一方面,则是鲜少再有表现亮眼的新科普账号出现。
造成这种“凋零”困境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从大环境上看,抖音内容生态已呈现饱和状态,几乎每个赛道都呈现出了“增长乏力”的状态,而知识科普赛道作为一个相对小众且门槛较高的赛道,内容完播率有限,成就爆款的难度也比泛娱乐内容大很多,这也进一步导致了相关内容的流量下滑。单纯从内容层面来看,在某一特定领域下,很多知识内容具有共通性和相似性,如若形式上差异性不大,用户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小张的走红不仅为科普赛道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已经入局或者想要入局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些新的内容思路。
首先,从科普方向、涉猎领域来看,在那些高深、门槛较高的知识之外,创作者也可以将视野聚焦于和日常生活相关且“万一有人需要”的科普内容上,毕竟信息的鸿沟一直存在于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及不同生活背景的用户之间,利用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特长或经验,然后瞄准那部分“万一有需要”的特定人群,就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内容生态中收获新的可能。
而在此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和用户保持着良性互动,这样才能持续产出真正有人需要的科普内容。比如在小张的评论区中,就总是能看到不同用户的“求助”,而小张也总会根据粉丝的需求去输出相应的内容,以此收获更多好感。
其次,受内容特性影响,抖音上的科普内容本身就容易面临完播率低的问题,因此更要注重内容表达的幽默化、平权化,让科普内容以用户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
早前,我们看到很多科普号大V通过影像资料/+图文注解+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输出,如@科学旅行号 每期主题下不仅有条理清晰的讲解,结合所讲的每一句内容都会配以与之契合的影像资料。在涉及到一些理论、实验时,还会通过图文演示配合详解,这种方式打造出了一种纪录片既视感,更方便用户理解账号所传递的内容。
还有账号@这不科学啊,是以剧情+的形式对知识主题进行生动演绎,然后还原、“揭秘”各种有趣、冷门的科学实验,不仅呈现出了专业、有趣、轻松的风格,还让少年天才、智商担当阿基米吴的人设深入人心,由此加强了用户对账号的记忆和粘性。
@这不科学啊 抖音视频截图
而再看小张,则是一边记录真实生活,一边在真实生活场景中透传琐碎知识点,这种vlog式科普方法消解了知识本身的枯燥感,让用户得以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沉浸式获取知识,趣味性满满。另一方面,真人出镜、真人特色化讲解的方式不仅拉近了小张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也让小张的形象“立”了起来,账号也因此更有辨识度,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并完成后续的变现。
值得注意的是,变现仍然是困扰着众多科普创作者的一大难题。除少部分行业专家、有职业及专业背书的达人能凭借形象授权、文创定制、知识付费、平台分成等方式进行变现,以及部分达人通过直播带货获取稳定收益外,广告目前依然是科普达人最为明朗的变现方式。
卡思观察到,相比此前,在走红之后,小张受到了更多品牌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一些质疑声也随之出现。比如在其3月1日发布的《从来没去过健身房的小伙伴们可以留意些什么》中,由于中间的洗衣香珠广告时间过长,且整个视频没有像以往一样详细介绍去健身房的整个流程,因此有不少粉丝在评论中表达不满。
不可否认,小张的出现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科普内容的新可能。但在走红之后,如何维持内容的新鲜感、实现粉丝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平衡内容与变现之间的关系、不让粉丝引起反感,依然是其要长久考虑的问题。